夜上海论坛

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

刘阮入天台的典故及出处

时间:2022-04-18 15:44:06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
  • 相关推荐

刘阮入天台的典故及出处

 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,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,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,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,有着生命和意志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刘阮入天台的典故及出处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!

  典源出处

夜上海论坛  《太平御览》卷四十一引南朝宋·刘义庆《幽明录》:“汉明帝永平五年,剡县刘晨、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,迷不得返。经十余日,粮食乏尽,饥馁殆死。遥望山上有一桃树,大有子实,而绝岩邃涧,了无登路,攀葛乃得至,啖数枚而饥止体充。复下山持杯取水,欲盥漱,见芜菁叶从山腹流出,甚鲜新,复一杯流出,有胡麻糁(shen),相谓曰:‘此必去人径不远。’度山出一大溪,溪边有二女子,姿质妙绝。见二人持杯出,女便笑曰:‘刘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来。’。晨、肇既不识之,二女便呼其姓,如似有旧,相见忻喜。问来何晚耶?因要还家,家筒瓦屋,南壁及东壁下各有一大床,皆施绛罗,帐角悬铃上,金银交错,床头各十侍婢。便敕云:‘刘、阮二郎,经涉山阻,向虽得琼实,犹尚虚弊,可速作食。’有胡麻饭、山羊脯,甚美,食毕行酒。有群女来,各持三五桃子,笑而言:‘贺汝婿来。’酒酣作乐,刘、阮忻怖交并,至暮,令各就一帐宿,女往就之,言声清婉,令人忘忧。至十日后,欲求还去。女云:‘君已来,是宿福所牵,何复欲还耶?’遂留半年。气候草木是春时,百鸟鸣呼,更怀土,求归甚苦。女曰:‘当如何?’遂呼前来女子,有三四十人,集会奏乐,共送刘、阮,指示还路。既出,亲旧零落,邑屋全异,无复相识,问得七世孙,传闻上世入山,迷不得归。”卷九六七引同书“刘晨”作“刘晟”。

  释义用法

夜上海论坛  传说刘晨、阮肇入天台山,迷路不得归,后遇见两位仙女,遂成就一段美好姻缘,半年后求归下山,至家中方知已过七世。后以此典指男女间爱恋情事;或以“刘郎、阮郎”等指女子的心上人;或以“仙源”、“胡麻饭”等形容仙家生活。

  用典形式

夜上海论坛  【仙源】宋·刘筠:“仙源日永桃无援,客馆春轻柳未眠。”宋·晏几道:“楚乡春晚,似入仙源。拾翠处闲随流水,踏青路暗惹香尘。”

  【刘阮】唐·张祜:“今来尽是人间梦,刘阮茫茫何处行。”五代·韦庄:“来洞口,望烟分,刘阮不归春日曛。”宋·赵以夫:“缥缈漾影摇香,想刘阮风流,双仙姝丽。”

  【刘郎】唐·皇甫松:“刘郎此日别天仙,登绮席,泪珠滴,十二晚峰青历历。”五代·薛昭蕴:“只应含恨向斜阳,碧桃花谢忆刘郎。”宋·康与之:“谁将消息问刘郎?怅望玉溪溪上路。”

夜上海论坛  【阮刘】清·钱谦益:“生憎燕子辞王谢,错怨桃花赚阮刘。”

  【阮郎】唐·元稹:“等闲弄水流花片,流出门前赚阮郎。”宋·张炎:“傍水开时,细看来浑似,阮郎前度。”

  【花源】清·朱彝尊:“花源岂是重来误?尚依然倚店雕栏,笑桃朱户。”

  【晨肇】清·纳兰性德:“永怀园绮踪,将寻晨肇药。”

  【天台女】唐·白居易:“愿将花赠天台女,留取刘郎到夜归。”五代·李煜:“蓬莱院闭天台女,画堂昼寝人无语。”

  【天台花】清·王夫之:“他日天台花再发,人间自有刘郎遇。”

  【天台约】明·徐渭:“多情忽忆天台约,归去应寻剡曲船。”

  【仙洞客】五代·阎选:“刘阮信非仙洞客,嫦娥终是月中人。”

  【刘郎恨】宋·黄庭坚:“刘郎恨,桃花片片,随水染尘埃。”

  【阮郎迷】唐·李冶:“归来重相访,莫学阮郎迷。”

  【饭胡麻】唐·皮日休:“半里芳阴到陆家,藜床相劝饭胡麻。”

  【桃花路】清·王夫之:“任桃花路杳天台,不道仙源隔。”

  【桃源梦】宋·晏几道:“无端恼破桃源梦,明月青楼,玉腻花柔,不学行云易去留。”

夜上海论坛  【天台刘阮】金·元好问:“死恨天台老刘阮,人间何恋却归来。”

夜上海论坛  【天台桃径】清·王夫之:“漫道天台桃径,重逢刘阮,残红一片。”

  【刘阮二郎】唐·顾况:“行到三姑学仙处,还如刘阮二郎迷。”

  【刘郎仙苑】元·曾允之:“鸾佩相逢甚处?似当年刘郎仙苑。”

  【刘郎迷路】宋·郑仅:“刘郎迷路香风远,误到蓬莱仙馆。”

  【刘展再到】清·王夫之:“刘晨再到难求药,扁鹊当时忆下针。”

夜上海论坛  【阮郎迷路】唐·卢纶:“更有阮郎迷路处,万株红树一溪深。”

  【香饭胡麻】唐·王维:“御羹和石髓,香饭进胡麻。”

  【洞里迷人】唐·李商隐:“龙山晴雪凤楼霞,洞里迷人有几家?”

  【桃花春溪】金·蔡松年:“刘郎兴寻常不浅,况不似桃花春溪远。”

夜上海论坛  【桃花洞口】元·萨都拉:“天台仙子淡淡妆,桃花洞口逢刘郎。”

  【迷路为花开】唐·李商隐:“曾省惊眠闻雨过,不知迷路为花开。”

  【流水有胡麻】明·高启:“夜半神仙无石髓,溪头流水有胡麻。”

  扩展:历史典故大全

  1.匡衡凿壁

  释义后以之为刻苦读书的典实。

  出处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匡衡,字稚圭。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

  2.闻鸡起舞

  释义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。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。

夜上海论坛  出处《晋书·祖逖传》:“中夜闻荒鸡鸣,蹴琨觉,曰:‘此非恶声也。’因起舞。”

  3.黄袍加身

  释义五代后周时,赵匡胤在陈桥兵变,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,拥立为天子。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。

  出处《宋史·太祖本纪》:“诸校露刃列于庭曰:‘诸军无主,愿策太尉为天子。’未及对,有以黄衣加太祖身,众皆罗拜呼万岁。”

  4.近水楼台(近水楼台)

  【典故】范文正公镇钱塘,兵官皆被荐,独巡检苏麟不见录,乃献诗云:‘近水楼台先得月,向阳花木易逢春。’宋·俞文豹《清夜录》

  【释义】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。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。

  【成语故事】宋仁宗时期,杭州知府范仲淹脾气温和,与手下人同甘共苦,很多人得到他的关心与推荐提拔,有一个外地巡检苏麟到杭州办事,送范仲淹一首诗:“近水楼台先得月,向阳花木易为春”,范仲淹明白他的意思就给了他想要的东西。

  5.鸡鸣狗盗(鸡鸣狗盗)

  【解释】鸣:叫;盗:偷东西。指微不足道的本领。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。

  【成语故事】战国时期齐国相国孟尝君出访秦国,秦国的相国出于嫉妒劝秦昭王杀死他,秦昭王把他关了起来。孟尝君的门客晚上装成一条狗混进秦宫偷白狐袍子送给燕姬,燕姬求情放走了孟尝君。孟尝君一行深夜逃到函谷关,门客学鸡叫骗开城门逃跑。

  6.破釜沉舟

夜上海论坛  【典故】项羽乃悉引兵渡河,皆沉船,破釜甑,烧庐舍,持三日粮,以示士卒必死,无一还心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  【释义】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。

夜上海论坛  【成语故事】秦朝末年,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,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,楚王让宋义挂帅,项羽辅佐率军救援,宋义故意拖延时机,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,他们把锅砸了,把船沉入江底,作生死决战,终于击败秦军。

  7.名落孙山(名落孙山)

夜上海论坛  【典故】吴人孙山,滑稽才子也。赴举他郡,乡人讬以子偕往。乡人子失意,山缀榜末,先归。乡人问其子得失,山曰:‘解名尽处是孙山,贤郎更在孙山外。’宋·范公偁《过庭录》

  【释义】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.后面。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。

  【成语故事】宋朝苏州滑稽才子孙山与朋友去苏州参加乡试。考完以后,孙山考中但是最后一名。朋友没考中留在省城。孙山回到乡里接受乡亲的祝贺。朋友的父亲来打听儿子的情况,他作诗“解名尽处是孙山,贤郎更在孙山外”来回答朋友的父亲。

  8.孟母三迁

  【出处】孟子生有淑质,幼被慈母三迁之教。汉·赵歧《孟子题词》

  【解释】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,三次迁居。形容家长教子有方。

夜上海论坛  【成语故事】战国时期,孟子小时候非常聪明,经常模仿送葬人吹喇叭,孟母担心他荒废学业就把家搬到城里,刚好旁边是一个屠宰场,孟子很快就学会了杀猪宰羊,孟母只好搬家到一个学校附近,从此孟子就开始学习孔子的思想而成为一代思想家。

  9.祸起萧墙

夜上海论坛  【典故】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《论语·季氏》

  【释义】萧墙: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。指祸乱发生在家里。比喻内部发生祸乱。

夜上海论坛  【成语故事】春秋时期,鲁国大夫季康子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,想攻打附近的颛臾国。季康子的谋臣冉有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学生,他们问孔子该如何处理。孔子说:“治理一国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,国内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,恐怕要祸起萧墙了。”

  10.卧薪尝胆

夜上海论坛  释义薪:柴草。睡觉睡在柴草上,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。形容人刻苦自励,发奋图强。

夜上海论坛  出处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越王勾路反国,乃苦身焦思,置胆于坐,坐卧即仰胆,饮食亦尝胆也。”

【刘阮入天台的典故及出处】相关文章:

触类旁通典故出处05-16

阮氏-姓阮的名人-阮姓起名字-阮姓的起源与家谱07-23

缇萦救父注释译文及出处11-13

红绣鞋·天台瀑布寺原文及赏析12-06

《送杨山人归天台》原文及注释10-15

《红绣鞋·天台瀑布寺》译文注释及鉴赏06-13

《送刘昱》原文及鉴赏09-28

欧阳修《阮郎归》宋词原文及鉴赏05-31

死里逃生的成语典故及解释08-09

劳苦功高成语故事解释及出处10-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