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上海论坛

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

诗的分类有哪些?

回答
语文迷问答

2017-02-15

按内容:

夜上海论坛送别诗、边塞诗、山水田园诗、怀古诗、咏物诗、悼亡诗、行旅诗、闺怨诗、战争诗、抒情诗、叙事诗

按形式:

夜上海论坛古诗分类 古体诗 乐府 律诗 绝句

夜上海论坛古诗分类-古体诗-乐府-律诗-绝句

夜上海论坛《唐诗三百首》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、律诗、绝句三类,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;古诗、律诗、绝句又各分为五言、七言。这是一种分法。沈德潜所编的《唐诗别裁》的分类稍有不同: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,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。宋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。从格律上看,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。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;近体诗又称今体诗。从字数上看,有四言诗,五言诗,七言诗。唐代以后,四言诗很少见了,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、七言两类。

古体和近体

夜上海论坛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。在唐人看来,从《诗经》到南北朝的庾信,都算是古,因此,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,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。但是,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,有一点是一致的,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。唐初开始形成的、在字数、声韵、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,就是我们所说的近体诗。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。唐代以及其后的诗人仍有写古体诗的。 我们可以说。凡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的,都是古体诗。 古体诗分为四言古诗、五言古诗、七言古诗。 近体诗分为绝句、律诗。

乐府诗

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的官署名称,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。汉、魏、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,简称乐府。魏晋和唐 代以及其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,也称乐府或拟乐府。例如《敕勒歌》《木兰诗》《孔雀东南飞》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都是乐府诗。乐府产生於汉代,本来是配音乐的,所以称为“乐府”或“乐府诗”。这种乐府诗称为“曲”、“辞”、“歌”、“行”等。到了唐代以后,文人摹拟这种诗体而写成的古体诗,也叫“乐府”,但是已经不再配音乐了。由於隋唐时代逐渐形成了新音乐,后来又产生了配新音乐的歌词,叫做“词”。词大概产生於盛唐。在乐府衰微之后,词产生之前的一个过渡时期,配新乐曲的歌辞即采用近体诗。像王维的《渭城曲》、李白的《清平调》,都是近体诗的形式。

近体诗

夜上海论坛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。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。绝句共有四句,律诗共有八句。

律诗共有八句,一、二两句为首联,三、四两句为颔联,五、六两句为颈联、七、八两句为尾联。

绝句又叫"截句"。绝句可对仗,也可不对仗,但是律诗的颔联和颈联,则必须对仗,无论律诗还是绝句,都有平仄的要求。八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。


扩展资料

夜上海论坛诗分为古诗、律诗、绝句三类,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;古诗、律诗、绝句又各分为五言律诗、七言律诗;五言绝句、七言绝句。这是一种分法。沈德潜所编的《唐诗别裁》的分类稍有不同: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,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。宋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。从格律上看,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。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;近体诗又称今体诗。从字数上看,有四言诗,五言诗,七言诗。唐代以后,四言诗很少见了,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、七言两类。咏物诗,’思乡诗,送别诗,怀古诗

按表达方式分

夜上海论坛依据诗歌所使用的主要表达方式,可以把诗歌大致分为抒情诗与叙事诗两大类.

夜上海论坛抒情诗以抒发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被激发起来的感情为主.在抒情诗中,诗人的着眼点在于通过某种事件或景物表现自己的`主观感受,或直抒胸臆,或融情入景,或借古咏怀,或托物言志.抒情诗是一种最个性化的艺术.诗人往往就是抒情诗的主人公,诗人的感情往往决定着诗的格调,诗人的人品往往决定着他的诗品.

叙事诗,则客观地描述社会生活和历史事件,有着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.

夜上海论坛中国是一个诗国,但数量庞大、最为发达的是抒情诗.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叙事诗作品几乎屈指可数,比如我们熟知的叙事诗只有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《孔雀东南飞》、《木兰诗》,白居易的《琵琶行(并序)》、《长恨歌》等寥寥几首.

二、按表现形式分(体裁)

1.分类简表

古诗

古体诗

四言古诗:出观最早(《诗经》)

夜上海论坛五言古诗:成熟于汉代(杜甫《羌村三首》)

七言古诗:成熟于唐代(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)

杂言古诗:(李白的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)

乐府诗:标题有的加上“歌”、“行”、“歌行”、“引”、“吟”、“曲”等.

近体诗(形成于唐代)

绝句 五言绝句

(王之涣《登颧雀楼》)

七言绝句(杜牧《泊秦淮》)

律诗

五言律诗(杜甫《春望》)

夜上海论坛七言律诗(杜甫《江畔独步寻花》)

排律

词(又称“诗余”、“长短句”、“倚声”、“填词”);

调有定格、句有定数,字有定声,以两宋成就最高

曲(又称“词余”)(以元代成就最高)

散曲 小令(短小的曲子)(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》)

套数(散套)(睢景臣《高祖还乡》)

戏剧(只是供演出的剧本)

杂剧

传奇